深度剖析膜結構施工樁基礎,必備知識點匯總,助力高效施工!
一、引言
膜結構憑借其獨特的造型、良好的透光性和經濟性,在各類建筑項目中得到廣泛應用。而樁基礎作為膜結構穩固的根基,其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膜結構建筑的安全性與穩定性。深入了解膜結構施工樁基礎的必備知識點,對于保障工程順利進行、實現高效施工具有關鍵意義。
二、膜結構樁基礎類型及適用場景
(一)灌注樁
-
施工工藝:通過機械鉆孔或人工挖孔等方式在地基中形成樁孔,然后放置鋼筋籠并灌注混凝土。例如在大型體育場館的膜結構基礎施工中,常采用旋挖鉆機進行鉆孔灌注樁施工。
-
適用場景:適用于各種地質條件,尤其是在持力層較深、地基土較軟或對噪聲控制要求較高的區域。如城市中心的商業廣場膜結構,采用灌注樁可有效減少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。
(二)預制樁
-
施工工藝:在工廠或施工現場預先制作樁體,然后通過錘擊、靜壓等方式將樁沉入地基。預制樁可分為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和鋼樁,如常見的預應力混凝土管樁。
-
適用場景:適用于淺層地基土較硬、樁長較短且對施工速度要求較高的項目。在一些小型膜結構景觀建筑中,采用預制樁能夠快速完成基礎施工。
三、樁基礎施工前準備工作
(一)地質勘察
-
重要性:詳細的地質勘察報告是樁基礎設計與施工的重要依據。通過勘察,可了解地層分布、巖土特性、地下水位等信息,從而合理選擇樁型、確定樁長和樁徑。
-
勘察要點:包括勘探點的布置、勘探深度的確定以及原位測試和室內土工試驗等。例如,在復雜地質條件下,需加密勘探點以確保對地質情況的準確掌握。
(二)施工圖紙審核
-
圖紙審核內容:仔細審查樁基礎設計圖紙,包括樁位布置、樁的尺寸、配筋、施工要求等。確保圖紙的完整性、準確性和合理性,避免施工過程中的錯誤和變更。
-
與設計溝通:對于圖紙中存在的疑問或不合理之處,及時與設計單位溝通,尋求解決方案。例如,當發現樁間距與現場實際情況不符時,應協同設計調整樁位。
(三)施工場地準備
-
場地平整:清除施工場地內的障礙物,如樹木、垃圾等,并對場地進行平整,確保施工機械能夠順利通行和作業。
-
臨時設施搭建:搭建臨時辦公區、生活區、材料堆放區和加工區等。同時,設置好臨時水電供應系統,滿足施工需求。
四、膜結構樁基礎施工流程及技術要點
(一)測量放線
-
測量儀器選擇:采用高精度的全站儀或 GPS 測量系統,確保樁位定位的準確性。
-
測量放線步驟:根據設計圖紙,在施工現場放出樁位的中心點,并設置明顯的標志。然后,對樁位進行復核,誤差控制在允許范圍內。
(二)成孔(或沉樁)
-
灌注樁成孔
-
泥漿護壁:在鉆孔過程中,通過制備泥漿來護壁,防止孔壁坍塌。泥漿的性能指標如比重、黏度、含砂率等需嚴格控制。
-
鉆孔垂直度控制:采用先進的鉆孔設備和技術,如旋挖鉆機的自動垂直度控制系統,確保鉆孔的垂直度偏差不超過規定值。
-
預制樁沉樁
-
錘擊沉樁:選擇合適的樁錘,根據樁的類型、長度和地質條件確定錘擊參數。在沉樁過程中,密切觀察樁的入土深度、垂直度和貫入度等指標。
-
靜壓沉樁:利用靜壓樁機的自重和配重,將樁緩慢壓入地基。靜壓沉樁具有無噪聲、無振動等優點,適用于對環境要求較高的區域。
(三)鋼筋籠制作與安裝
-
鋼筋籠制作:在鋼筋加工場按照設計要求制作鋼筋籠,鋼筋的規格、數量、間距和焊接質量等需符合規范。鋼筋籠的保護層厚度應采用墊塊進行控制。
-
鋼筋籠安裝:采用起重機將鋼筋籠吊放入孔內,確保鋼筋籠的位置準確,并與孔壁保持一定的距離。鋼筋籠的連接方式可采用焊接或機械連接。
(四)混凝土澆筑
-
灌注樁混凝土澆筑:采用導管法進行水下混凝土澆筑,確?;炷恋臐仓|量。在澆筑過程中,控制好混凝土的坍落度、澆筑速度和導管的埋深。
-
預制樁混凝土澆筑(如為現場預制):在預制樁制作過程中,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澆筑工藝,確保樁體的強度和外觀質量。
五、樁基礎施工質量控制與檢測
(一)質量控制要點
-
原材料質量控制:對鋼筋、水泥、砂、石等原材料進行嚴格檢驗,確保其質量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。
-
施工過程質量控制:加強對成孔、鋼筋籠制作與安裝、混凝土澆筑等關鍵工序的質量控制,嚴格執行施工規范和操作規程。
-
人員培訓與管理:對施工人員進行專業培訓,提高其技術水平和質量意識。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,明確各崗位的質量職責。
(二)質量檢測方法
-
樁身完整性檢測:采用低應變法、聲波透射法等方法對樁身完整性進行檢測,判斷樁身是否存在缺陷。
-
承載力檢測:通過靜載試驗或高應變法等方法對樁的承載力進行檢測,確保樁基礎能夠滿足設計要求。
六、常見問題及處理措施
(一)樁身傾斜
-
原因分析:可能由于場地不平整、鉆機或樁機垂直度控制不當、樁身質量不均勻等原因導致。
-
處理措施:對于傾斜較小的樁,可采用糾偏措施;對于傾斜較大的樁,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補樁或加固處理。
(二)斷樁
-
原因分析: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可能出現堵管、導管提離混凝土面等情況,導致斷樁。此外,樁身受到較大的外力作用也可能引發斷樁。
-
處理措施:對于淺部斷樁,可采用開挖后接樁的方法;對于深部斷樁,可采用鉆孔壓漿補強等方法進行處理。
七、結論
膜結構施工樁基礎的施工是一個復雜而關鍵的過程,涉及眾多知識點和技術要點。通過深入了解樁基礎類型、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、嚴格把控施工流程和質量控制,以及及時處理常見問題,能夠有效保障樁基礎的施工質量,為膜結構建筑的安全穩定奠定堅實基礎。在實際工程中,不斷總結經驗,持續優化施工工藝,將有助于實現膜結構施工樁基礎的高效、優質施工。
返回列表